在講保養與預防之前,要先講一件絕對不能做的事!去看皮膚濕疹的時候,常會遇到醫師不厭其煩,甚至是語帶恐嚇(?)地提醒你:「絕對不要用手抓!」其實我們醫生也是很想要溫柔的啊~能夠當暖男誰想要當怪叔叔?能夠當仙女姊姊誰想要當惡婆婆?好,扯遠了。總之醫師叫你絕對不能用手抓是絕對正確的。
濕疹發作的時候常會伴隨難以忍受的癢,但指甲是手上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如果不慎抓破病灶,可能造成進一步的細菌感染。即便沒有感染,反覆讓表皮再受損,也會讓濕疹的情況惡化。不管到底有多癢,絕對不能用手去抓就對了!坊間流傳了某些招數,有些人會教你用熱水沖的、戴著手套用拍的、用指尖彈的、用手掌搓的,但以上的這些方式,通通都是錯的!濕疹最怕的事情就是進一步破壞已經脆弱的表皮,或誘發病灶的微血管擴張,上面這些招數都會對濕疹造成更多傷害啊!
真的很癢的話,請醫師開立止癢的藥物是很合理的,不要聽到藥物就排斥。如果擦了藥還是癢的話,目前最建議的方式,還是使用冷水或微涼水沖,或者是有些人會用冰袋短時間冰敷一下溼疹發作的位置,然後趕緊使用保濕乳液。
在濕疹的日常的保養與預防中,要記住以下幾個重點:預防過敏、避免刺激、溫和清潔、積極保濕。
預防過敏方面,有些人會對塵蟎、動物的皮屑、黴菌、花粉⋯⋯等物質過敏,但過敏是不是一定就跟濕疹發作有關呢?其實相關證據還不明確。但通常醫師還是會建議做好居家環境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控制家中的相對濕度在 50-60% 左右,還是會有幫助。另外有些研究認為濕疹跟食物過敏有關,特別是牛奶、雞蛋、小麥、花生⋯⋯等食物,但其實食物過敏在大部分的案例中和濕疹發作不一定有關係。因此除非真的對某種食物過敏再避免食用即可,不然實在不須矯枉過正。但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精或辛辣的食物,很容易刺激微血管擴張,所以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別喝酒,也別吃麻辣鍋、泡菜鍋這類刺激性的食物喔!
避免接觸方面,濕疹體質(異位性體質)的人在體質上就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而已經受損的表皮更會讓這個傾向惡化。有些患者對鎳、香料、防腐劑,或者像是新黴素等等局部性治療產品或藥劑所含的成分可能會產生接觸性皮膚炎。因此在產品的選用上,要比一般人更小心挑選。另外穿在身上的衣服最好使用棉質的成分,不要過度粗糙,畢竟過度摩擦還是有可能誘發濕疹發作。如果是在臉部的濕疹,化妝還是儘量能免就免,如果非要化妝不可,儘量選用無香料的產品,也儘量不要化濃妝,畢竟濃妝往往必須要用強的界面活性劑才能清潔掉,對於皮膚但刺激與傷害還是比較大。
溫和清潔方面,因為濕疹患者的表皮已經很不健康,正常的天然保濕因子以及生理性脂質都缺乏的狀況下,如果再對表皮做過度清潔,反而會讓皮膚更乾燥、症狀更惡化。如果皮膚沒有太油太髒,其實使用清水洗滌就可以。如果真的比較髒的時候,可選用含溫和的界面活性劑的清潔產品。清洗的時候水溫不宜過熱,微涼到微溫的溫度都還可以接受。用雙手搓洗,不必使用任何清潔用的工具,否則反而會讓表皮受損。
積極保濕方面,在洗澡後不須把身體擦到非常乾,略帶一點濕的時候就可以趕快使用保濕產品。選用的保濕產品可以油一些,例如乳霜(Cream),或者是更油一些的油膏(Onintment)都是不錯的選擇。至於乳液也沒有不行,但研究認為有些油的比例過低的乳液,可能鎖水能力不足會誘發濕疹發作。
保濕這件事情也不是只有洗澡完之後才做,每天至少早晚要各做一次,甚至平常只要覺得濕疹的位置又變乾了,就可以再使用保濕產品。只要完整做到以上的注意事項,多數人的濕疹都可得到還不錯的控制,甚至是完全痊癒喔!
濕疹真的是困擾很多人的疾病,而且這群患者常常是長年必須和反覆發作的濕疹作戰。濕疹如果沒有處置好,有些人甚至會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哩!這篇文章認真整理了濕疹的成因、治療、預防與保養方式,希望能對濕疹的病友以及病友家屬們有幫助。大家在學習正確保養之外,也應該找一位可信任的專業醫師,讓醫師完整了解你的病史與完整的身體狀況,給予你更個人化的完整建議。另外除了藥物與保養以外,也別忘了正常作息並保持心情愉快,壓力也是誘發濕疹發作的原因之一喔!